“网上安全认证技术,比如生物、二维码、虹膜、指纹、刷脸、声音等辨别认证技术必须‘特许经营’,凡此类技术公司设立必须’先证后照’,必须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在8月10日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 CF40学术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做出如上表述。
黄奇帆CF40学术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黄奇帆认为,认证识别系统属于重大国家安全范畴,但在未经长时间安全检验的情况下就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大量运用,这明显违背了金融行业安全必须无限趋近100%的要求。所以,目前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支付、资金划转必须坚持小额原则,同时各类互联网认证识别技术,只能允许线下使用,而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试错之后,才能在国家技术管理部门授权之下,上线试点,逐步成熟,逐步推开。
黄奇帆说,“现在,互联网金融业务经常受到黑客攻击,这些攻击实际都是突破了网络认证系统。所以,如果网上传递识别信息,而没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做保障,任由谁都可以开发,而且以廉价和便捷为出发点而忽视安全水准,那伪造就不可避免,网络黑客也将大行其道。所以,所有互联网识别技术必须接受公安部门的技术监控。”
网上安全认证技术,比如生物、二维码、虹膜、指纹、刷脸、声音等辨别认证技术必须“特许经营”,凡此类技术公司设立必须“先证后照”,必须有较高的进入门槛。认证识别系统属于重大国家安全范畴,但在未经长时间的安全检验的情况下就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大量运用,这明显违背了金融行业安全必须无限趋近于100%的要求。所以,目前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支付、资金划转必须坚持小额原则,同时各类互联网认证识别技术,只能允许线下使用,而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试错之后,才能在国家技术管理部门授权之下,上线试点,逐步成熟,逐步推开。
来源:新京报(仅供分享)
2019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 正式上线,赶快来参与吧!
等保测评专委会筹备会召开
让网络成为未成年人的良师益友,伴随未成年人健康成长